一次性口罩,真的只能戴一次嗎?
“一次性口罩”的含義
一次性口罩,這里的“一次性”,應該是指“一旦使用,如果耗損或污染,不能采取修補、洗滌、消毒等方式翻新后二次使用,或者給別人使用”。
主要原因一般有兩個:
1、所用材料不能經過任何方式再處理,否則會失去或降低其本來的特性和功能。
2、考慮到防護與安全問題,防護口罩應該專人專用,不能混用,以免有害健康。
一次性口罩的命名原因
一次性口罩,主要是為了保護醫護人員、病患的安全而命名的。
比如處在防病毒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,工作環境高度危險,一旦進入感染區域或解除感染人群,就有著高度污染可能性,工作完畢后,所使用的口罩摘下后就必須按規定處理掉,不能二次使用了。
如果在工作中被病人液體沾染,甚至需要第一時間內就需要更換。
他們使用的口罩,不是按使用時間長短來算的,而真是按使用次數來算的,絕對是“只允許使用一次,摘下就必須拋棄”。
一次性口罩,命名的主旨,就是要強化醫護人員的安全。保護好醫護人員,才能更好保護病患。
像這次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,如果細心觀察的話,會發現很多醫護人員在KN95防護口罩和防護服之外,還會再戴上一個一次性外科口罩,再套上一件一次性隔離衣。之所以這樣做,應該出于以下考慮:
1、保護防護服、KN95防護口罩。由于資源調配不順暢,資源有時緊缺,需要節省使用防護裝備,以便盡可能地延長裝備使用壽命。
2、為了節省洗消穿脫防護裝備時間。因為洗消、穿脫防護服等防護裝備,需要很長時間,一旦被沾染需要中途更換的話,會嚴重影響工作安排。
出于以上兩個考慮,醫護人員這樣穿就可以理解了:一旦被污染,可以直接拋棄外面的口罩和隔離衣,不至于影響工作。
口罩的使用壽命是多長
1、口罩的使用壽命
關于KN95/N95口罩,國外包括WHO,對N95口罩的最佳使用壽命,一直沒有明確的結論,我國也尚未對口罩的使用壽命作出相關規定。
有研究者對N95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效率、佩戴時間做了相關研究,結果顯示,N95口罩佩戴2天,過濾效率依然保持在95%以上,呼吸阻力變化不大;佩戴3天過濾效率降低至94.7%。也就是說,一只口罩使用72小時是沒問題的。
有資料說,“使用口罩的時間,每次盡量不要超過4個小時”,這個意思并非是說一個口罩只能用4個小時,而是指一個人可以連續佩戴口罩呼吸的時間。因為N95級別的口罩,佩戴時吸氣比較費力,如果使用時間過長,容易對肺部造成傷害。
2、口罩具體使用壽命,應該由個人使用情況及環境而定。
美國CDC給的建議是,在沒有充足的口罩供應的情況下,在風險較低的普通環境下的使用,或者每次使用時間很短暫的,只要口罩沒有被明顯弄臟或損壞,就可以繼續使用。
我們平常在低風險地區活動,專家建議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即可,N95口罩基本屬于過度防護。這兩種類型的口罩,在沒有充足的口罩供應的情況下,沒有必要半天一個,或者一天一個。
但是,當出現以下情況時,應及時更換口罩:
1、呼吸阻抗明顯增加時;
2、口罩有破損或損壞時;
3、口罩與面部無法密合時;
4、口罩受污染(如染有血漬或飛沫等異物時);
5、曾使用于個例病房或病患接觸(因為該口罩已被污染)。
- 上一篇:平時戴的“日常防護口罩”有標準了
- 下一篇:醫用口罩挑選、分類及標準